论文《大学化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2020.03.12
  • 公司新闻


  本文为论文分享,仁创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资讯,方便大家学些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最新论文资讯。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现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既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影响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当代的大学生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学习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在课程改革中要改革课程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勇于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发展,形成正确价值观[1]。现在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获取,而是要终其一生去学习,构建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和发展,活到老,学到老。人只有学会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为社会所用。而促进个体终身发展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自主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规划明确指出,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提升。规划再次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必然,大学化学是许多理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以及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1.1自主学习

  在国外,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自主学习教育理念;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提出产婆术的思想,被称为最早的有关自主学习的思想[2]。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则从个体、行为、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自主学习的机制,他们认为自主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基于学习行为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现实之间的对比、评价来对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把自主学习分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美国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Zimmermen)对自主学习进一步研究认为: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行动方面都积极参加,学习就被认为是自主的[3]。我国古代许多教育者都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他们看来这种意识比知识的传递更重要,古代有很多体现自主学习思想的名言,如“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随后,自主学习的研究不断地发展,蔡元培先生提出的“重启发学生,使能自动研究”;自主学习是学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本质属性是自主性。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1.2自主学习能力

  1981年,HenriHolec出版了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著作中首次提出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Autonomy)这一概念,他把“自主”定义为“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即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1991年,Little把进行客观的、评判性反思能力、做出决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确定为自主学习的能力。1999年,Arnold指出,自主学习能力由心理———社会支持和技术支持组成。心理———社会支持,指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技术支持,指培养学习者制定目标的能力,选择材料、方法、任务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自我监控的能力,选择评价标准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自觉地、独立地、正确地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构主要应包括学习者元认知能力,如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运用客观资源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过程中动机、态度、自我效能感等心理特征。也有研究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学生学会确定学习方向、学会如何选择,对于学习的评价、监控和自身如何发展等[5]。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锻炼得到不断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首先,由他主走向自主:学生随着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安排、控制、调节学习活动,教师的角色从教育者变成引导者;其次,由依赖走向独立:最初学习者受到环境的影响,学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安排。后期学习者的独立性增强,对环境的依赖减少,学会独立完成任务,独立解决问题;最后,由有意识走向自动化: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掌握由不熟练到娴熟最后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2对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影响的学生主体因素

  2.1学习动机

  动机产生于需要,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内部就产生一种动力,使人导致需要的满足。动机是推进和指导个人参与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因,其作用在于促进人们进行有目的的行为[6]。学生如果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就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堂下也喜欢对涉及的理论主动思考与分析,进而逐渐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2.2认知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于1956年首次提出“认知策略”这一概念,认为认知策略是获得、保持和利用达到一定目标的信息的决策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加涅(Gagne)提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过程的技能,是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一种技能。我国学者陈琦认为,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张春兴则把认知策略视为个人自主控制其内在心理活动历程从而获得新知识的一切方法[7]。总之,关于认知策略的定义,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但是,只有拥有正确的认知策略,才能使学生能够快速从记忆中提取有效信息。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认知策略有正确认知、能正确使用,在实践中才能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3自我监测及归因

  自我监测是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以完成活动为目标、提高活动的效率、优化活动过程,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断地进行观察、评价、调整的过程。自我监测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积极的学习态度,保证学习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归因是对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学习归因就是很好的自我评价方式。归因的结果会影响到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学习质量和效率[8]。有的学生在取得好成绩时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是自己辛辛苦苦奋斗出来的成果,像这种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付出多就有收获的,会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与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正确的归因,能帮助学生知道自身的缺点和优点,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4自我效能感

  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己具有成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对于任务完成的自信程度;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主体对于某个行动的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对于学习目标、努力程度、学习速度和坚持的时间有极大影响。自我效能感代表着学生对学习的自信程度,面对学习,如果学习者本身都没有自信,那么学习活动就难以进行。申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表明[9],自我效能感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指标。

  3大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现状

  3.1学习动机不明确

  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尤其是第一学年,学校开设的课程多为基础课和通识教育类课程,科目比较多。大学化学一般是在第一学年开设,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很多,专业类课程比较少。学生往往比较茫然,多数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认识不深,对未来的从业要求了解不够,学习大学化学的动机不明确,有的同学还经常逃课,上课听课不专心,课堂发言不积极,做实验时也经常是看实验,懒于动手,也有的同学常常沉迷于玩微信、追韩剧或者打网络游戏中。

  3.2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校的课堂教学多数采用的是“黑板+粉笔或“多媒体”的讲授方式,学生仍是被动式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很多学生是在课上听课,课下做作业,很少有学生能在课前提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也很少,也不会像高中时做大量的习题,多数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左右搞突击复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得当。

  3.3学习缺少计划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明显缺少计划性,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基本上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没讲的就不学,老师留作业就做,不留作业就不做,习题也不会主动做。

  3.4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差

  学生投入学习的精力少,不善于主动获取信息,对获取的化学信息不会分析、归纳和整理,对信息的加工与处理能力不足。尤其是大学化学的课堂信息量非常大,每一节课90分钟的信息量,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自学,学生经常表现得束手无措。

  3.5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的主要目的,而往往由于学生投入的精力不足,即使课堂上听课,记笔记,但课后做题的主动性不够,做题也不多,所学的化学知识如何运用,在哪方面运用,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3.6主动学习意识淡漠

  目前很多高校倡导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地方普通高校受师资数量、教学经费的限制,资源还不够充分,相应的配套设施还不能满足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的教学要求。普通高校的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一些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麻木地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严重降低。

  4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利用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好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化学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讲授法教学模式,探索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换位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2引导正确的归因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归因的结果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10]。面对失败,学生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会在失败的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指引学生正确的归因,帮助学生查找自身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

  4.3指导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善于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一般学生觉得化学知识杂、乱、难,学习不知道从哪入手,知识也不容易记忆。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识记、巩固、总结和思考,特别是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逐渐让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变成“会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4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是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人们解决问题所需要能力的总称。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思维能力的参与,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思维能力。在大学化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记录实验并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等。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结论

  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始终是教育者热于讨论的话题,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化学学科具有实践性强、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等特点,教师不仅要善于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更要结合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化学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当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需要在大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贯穿于全部教学环节,同时还要与班集体、学校、社会、环境、条件等外部的影响因素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周淑晶 郝铭伟 栾芳 周实 褚欣欣 单位:佳木斯大学药学院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广州仁创编译专业提供SCI论文发表,润色协助服务。欢迎咨询合作,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如果论文成为了您职业学业晋升道路上的拦路虎,请您联系仁创编译,我们会为您提供一站式学术服务解决方案。不管您是有SCI论文翻译、润色,还是其他学术编译需求您都可以放心交给我们。致力于科研一站式服务,包含国内普刊中心发表服务,SCI论文润色、翻译,专利申请,专著出版挂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