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静笃提梁造型艺术分析》-仁创编译转载

  • 2019.10.31
  • 公司新闻


     本文为论文分享,仁创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方便大家学些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最新论文资讯。

     摘要:“静笃”象征着清净无欲的内心追求,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从而达到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静笃提梁”以提梁壶为基础造型,不多加一份修饰,呈现出一种“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纯然美感,由此将静笃与慎独两种中国古典的优秀文化传统体现出来。

     关键词:紫砂壶;提梁;造型艺术;静笃;慎独

     宜兴紫砂壶,一件以其诞生地点和原材料名称的组合来命名的珍贵艺术品,有着自然馈赠给它的美丽和古老民族所赋予它的神秘,历经数百年风霜而越发鲜亮厚重,不仅是宜兴城骄傲,是中国自豪,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紫砂壶似乎从诞生起就带着些神秘色彩,围绕着它的传奇故事也不在少数。泛着紫色光泽的紫砂泥仅在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能够发现,这不得不让人嗔怪造物主的偏心,也正是这偏心成就了紫砂壶的珍贵。在充满创造力的手工艺人的打磨下紫砂泥得以脱胎换骨,也正是这创造力成就了紫砂壶的美与内涵。此件名为“静笃提梁”的紫砂壶艺术作品,仅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朴实得过了头,然而这种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千篇一律的造型才更考验手工艺人对于细节之处的处理以及个人审美观念的发挥,因此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才是欣赏此件紫砂壶的关键之处。

     此件紫砂壶整体呈饱满均匀的朱红色,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一种常见颜色,在道教文化中朱红色也被看作是生活和永恒的象征,因此选择朱红色作为此件紫砂壶的颜色基调是着眼于其道教文化的内涵,并不是随意的调配。壶的表面光洁细腻,不见瑕疵,泛着淡淡的红色光晕,亮丽而不刺眼,自然大方,温柔典雅。壶身为椭圆形,微微凸出的壶腹丰腴但不笨重,而是呈现出一种充实圆润之感,曲面弧度适宜,灵动飘逸。壶底部收紧,形成一个规整的方形,将壶身整体衬托得更加中正古朴。壶嘴沿着壶身线条一路蜿蜒向上,线条干净利落,蜿蜒之处不仅增加了些曲折的美感,又能满足使用时的需要。壶盖成圆形,平整素净,轻轻覆于壶口处,姿态轻盈,上有圆珠形壶钮一枚,其圆润程度与壶身可媲美,可见手工艺人的精细。此壶最为优美的部分就是那高耸圆润的提梁了,提梁由壶身处向上生长,提梁与壶身相接之处极为自然,二者已经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提梁下部略窄,上部宽,形成了一个椭圆形。提梁线条自然流畅,尤其是拐角处的处理极为巧妙,不见生硬,与壶的整体气质相契合。从整件紫砂壶的造型上看,此件紫砂壶造型虽然简约,但每个细节之处都可见手工艺人的用心,每个部分的处理都是在符合壶的整体风格与内涵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才能构成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感,而不是强硬的生搬硬套。

     从“静笃提梁”的外形进入它的内部世界,我们会发现与其精致细腻的造型相比,它的内部则是一个宽广的空间,这空间不仅承载着那一汪清泉和茶叶所酿造的茶香,更是承载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使其内里深远,外表醇厚。所谓“静笃”是出自道家文化,提起道家文化我们就能想到它的“无为而治”,它朴素的自然美学。“静笃”指的便是人内心一种真正的空灵清净,所谓“万物皆空”,只有真正做到内心的平静,不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才能客观地去认识外部世界,它其实体现的也是一种慎独的哲思。此壶其实就是在摒弃造型上比美的思想中呈现出这种“静笃”的,不受其他紫砂壶艺术品的干扰,也不强行赋予紫砂壶一个含义,就让它在最简单最原始的造型之中体现出手工艺人对于紫砂壶艺术的理解和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刻感悟,在平静之中客观看待别人,也客观看待自己。

     在认真了解“静笃提梁”的内涵文化之后我们才能懂得它造型的不平凡,才能真正理解手工艺人并非缺乏创造力,也并非想要偷工减料,而是用一种客观的方式呼唤着纯真的艺术与优秀的文化。在工艺技术大大提高,制作花样繁多的现代化的今天,这种朴实自然的创作心态是十分难得的,也正是这种心态才能成就“静笃提梁”的美。通过分析这件看似简单的“静笃提梁”作品,我们了解到紫砂壶艺术的独特美感和发展的潜力与空间。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从它“静笃”的外表之中所体会到的那种慎独的哲思,它使朴实无华的紫砂壶有了艺术生命,也有了动人的力量。

     作者:李远业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广州仁创编译专业提供SCI论文发表,润色协助服务。欢迎咨询合作,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