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的应用》-仁创编译转载
本文为论文分享,仁创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方便大家学些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最新论文资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尤其是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意外伤害,可致患者的内环境出现紊乱,进而导致创伤三联征的出现。对于多发伤患者,常规治疗是接收患者后,急诊科采取紧急救治措施,给予对症治疗,但是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随着临床对于急诊外科多发伤研究的深入,认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不仅结合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优点,还有效提升了患者的预后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78例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探讨了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7月入院治疗的急诊多发伤患者78例,使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均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2岁~64岁,平均年龄(40.72±2.44)岁,严重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7例,严重腹部多脏器损伤伴腹膜后出血11例,大血管损伤8例,四肢多发骨折伴休克9例,胸部损伤4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2岁~65岁,平均年龄(40.62±2.18)岁,严重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6例,严重腹部多脏器损伤伴腹膜后出血9例,大血管损伤10例,四肢多发骨折伴休克7例,胸部损伤7例。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给予氧气吸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气管插管、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措施,若患者出现休克,应立即实施手术治疗,修复创伤,随后转入ICU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即:给予氧气吸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气管插管、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措施,分两期手术,Ⅰ期手术采取控制感染、止血措施,手术时间应控制在90min之内,当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可在72h内进行Ⅱ期手术。①对于腹腔创伤患者,应立即采取修补手术,对于胃穿孔患者,进行快速修补后缝合,对于大血管损伤者应进行修复;对于肝损伤患者应采取填塞和结扎,不实施切除和修补;对于脾损伤则应迅速给予脾切除术,随后采取止血措施。②对于出现胸部创伤患者,应迅速关闭胸腔,控制感染、控制出血。③对于颅脑创伤以及合并大出血患者,应开颅清除血肿后稳定生命,及时将血管进行缝合,采取止血措施。④对于四肢以及脊髓骨折的患者,先采取固定措施,随后给予减压处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再采取Ⅱ期手术治疗[2]。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总量、体温恢复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恢复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红细胞输注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PT恢复时间、APTT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对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3/39),病死率20.51%(8/3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4/39),病死率2.56%(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93,,P<0.05;χ2=6.155,P<0.05)。
3讨论
急诊外科多发伤是急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相对于单发伤而言,多发伤常常累及患者的多个器官,存在2个以及多个部位损伤[3],若是抢救不及时,患者的病死率较高;而在救治过程中,由于多处损伤,处理困难度较大,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加之病情复杂,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患者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导致死亡[4]。因此对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在接收后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先控制原发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在平稳范围,度过急性危险期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选择相应的救治措施以及手术治疗[5]。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急救方法,具有合理、简便且易操作的优点,适用于多发伤、严重创伤、大量失血等疾病的救治,救治原则是先采取早期简化手术,待患者的生理紊乱纠正后,再行针对性手术治疗[6,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红细胞输注总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PT恢复时间、APTT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运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患者的预后效果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守东.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过程中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9-10.
[2]倪华彦.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过程中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4):61-62.
[3]罗祥进.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8,5(25):62.
[4]秦燕明,王鹏,王明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外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3):3620-3622.
[5]蔺云宝.观察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应用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0):19670-19671.
[6]王应忠,张洋.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06-108.
[7]李海兵.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128-129.
作者:刘志敏 单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仁创编译专业,专注,为您提供SCI论文发表,润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