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机械加工实训与创新》-仁创编译转载
本文为论文分享,仁创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资讯,方便大家学些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最新sci期刊推荐资讯。
1传统机械加工实训在职业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训内容陈旧单一
中高职技术学院的机械加工专业实训课程内容基本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参照课本内容进行,还没有与具体的岗位实践之间建立连接,学生的实训技能也与实际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学生实训技能培训与实际岗位技能需求不相符。实训课程内容设计简单,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缺少针对性,甚至有一部分实训内容是实际生产中的落后淘汰技术工艺。中职技术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融合性差,学校对企业岗位实际需求了解不够,不能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导致部分学生毕业之后无法就业。同时,教师在实训课程中也过于强调单一技能的理论,缺乏操作技能技巧与知识点的讲解,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融合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合点,致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下降。
1.2实训教学环节不合理
中高职技术学院机械加工专业实训课程通常采用的是单一工种或工序分段实训模式。这种简单、粗暴的实训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融合。在实际工作中,岗位任务的完成需要多种技能的综合应用。传统分段式实训模式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种技能上,学生无法很好地进行不同技能之间的融合和贯通,本应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机械专业职能技能知识被分割成不同的单元,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受限,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困难,无形中形成这类条块障碍。
1.3实际动手操作课时不断压缩
中高职技术学院机械加工专业对实训课程不够重视,学校在实训课程上的资金与资源投入有限,教师只能结合已有资源进行简单的讲解和演示。实践课程演化成了操作为辅,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伪实训课程。学生的实训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积极性受到打击,实训课程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1.4实训评价方式不完善
中高职技术学院机械加工专业实训课程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已有的考评方式比较简单,往往以理论知识考评为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考评形式化现象严重,基本上只要学生实训课出勤率达到要求都会给及格的分数,至于具体实践操作能力如何并没有受到重视。这种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导致单从实训课程评价结果很难看出学生的差异性,因为它已经完全脱离了实践教学的特色、特点和基础,无法反映出学生实训课程的具体学习成效。
2专业实训课程创新
2.1合理应用现代数字化资源,丰富实训内容
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平台、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在社会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服务的局限性,突破了地域、时间等对信息服务的限制,可以借助不同的信息源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针对性的、动态信息服务。数字化信息服务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直面客户的、可以实现双方互动、沟通的技术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根据客户的兴趣爱好、习惯与需求,有机整合资源、集成配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数字化资源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实训内容的层次性。实训知识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陈述性理论知识、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一般为专业基础概念主要是对一些专业名词、符号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也是实践操作的基础。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是系统产生方式的表达,是对一些概念的分析与解答。通过程序性知识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策略性知识学习则是借助实践环境来更好地学习如何解决生产中的各类问题,真实地把社会生产生活反映在实践教学中。
2.2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实训的针对性
中高职机械专业实训课程的实施应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企业不同岗位进行调研,了解不同岗位对人才的具体技能要求。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通常包括各类机械行业的一线操作工、各类技术性强,需要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蓝领等。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企业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合作企业进行调研,从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了解企业对机械专业相关岗位人才的要求,进而以此为基础进行专业教学课程设计和优化。以《数控车削加工》实训课程为例,教研组可以邀请企业一线专家与专业技能教师通过研讨的方式对该实训课程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汇总和分析。不同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有所不同。数控车削加工工作领域包括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维护、数控机床编程和加工工艺编程。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再进一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数控车削加工课程目标设计可以从课程总体目标、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四个方面进行。与传统的单一课程目标相比,实训环节更加科学、合理,针对性更强。
2.3重视企业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中高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的课程设计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将其分为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课程。其中专业课程与传统机械加工实训课程差异性不大,都是以微观课程为主。项目课程则是对传统机械加工实训课程的创新,是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校的课程开发应该尊重企业的意见,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其中,重视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其次项目课程的设计要重视实际场景的模拟,可以以企业实际生产加工中的具体产品或者环节为重点,重视实践与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会从企业生产流程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4重视学生实训的参与性
对实训课程的实施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的学习环境的创建。中高职院机械专业在实训教学环境创建时要引进先进企业管理概念,如6S管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实践参与积极性其实就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个人被认可程度。越是在实训课程中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学习,越能激发学生热情,并把这种激励带到实训科目的学习中来,进而影响同组其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常见的小组合作法。这种做法的优点:能把后进学生带入这个团队中,使其被迫去从事完成小组的工作,即初级的社会分工协作。教师以异质性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实训参与。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同时,教师由一对全体学生转变为一对活动小组,教师在每一个小组上可用的时间增多,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实训效果评价上,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增加小组互评、组内评价等模式。小组内部成员相互配合完成整个活动,因此小组成员相互之间是最了解的,组内评价结果真实性和客观性更强。组间互评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可以做到互取所长,加以整合理解,转化成实训练习中更加贴近需求的经验,甚至完全符合以后社会生产工作的要求,也有利于小组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3结论
在人才培养上,职业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从专业性向一专多能方向转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未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机械加工专业原有的实训模式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社会对机械加工人才的要求,因此,中高职学院机械加工专业在实训创新上要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学校与企业之间良好的衔接通道,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为出发点,重视学校实训课程的设计和优化、改变传统实训课程授课模式和评价标准,提升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树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良好口碑,按企业人才需求实现良好对接,进而达到中高职院校就业率、学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付达杰.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89-91.
[2]武莉莉.宁夏职业教育技能实训模式研究[J].学理论,2013(8):205-206.
[3]杨姝.寓德育于金属材料与机械加工课程的教学设计[J].辽宁高职学报,2013,15(3):34-36.
[4]鹿霖,肖秀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探索[J].内江科技,2012,33(11):184+196.
[5]孟红英.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分析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1):57-59.
作者:李湘伍 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广州仁创编译专业提供SCI论文发表,润色协助服务。欢迎咨询合作,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如果论文成为了您职业学业晋升道路上的拦路虎,请您联系仁创编译,我们会为您提供一站式学术服务解决方案。不管您是有医学SCI论文翻译、润色,还是其他学术编译需求您都可以放心交给我们。致力于科研一站式服务,包含国内普刊中心发表服务,SCI论文润色、sci翻译,专利申请,专著出版挂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