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高校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仁创编译转载

  • 2020.08.07
  • 公司新闻


  本文为论文分享,仁创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资讯,方便大家学些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最新论文资讯。

  摘要:大学中的校医院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为校内全体学生、教师及其家属服务的非盈利性卫,属于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目前医疗环境下,作为承担着学校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稳定教学秩序服务的高校校医院,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医疗需求。需要建立与教育发展、医疗环境同步的高校医疗体系,而非医学类的高校,因没有附属医院的支持,问题更加严峻。通过对省内外很多非医学类高校校医院进行现场考察,并对其管理模式和规模职能的分析,找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举措,为非医学类高校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医院;学校;医联体;社区;非事业编

  非医学类高校医院,是有学校投资的,为学校师生服务为主的公立性医疗机构,拥有其自身独特性,主要为学校师生公共卫生服务、对学生预防保健及宣传、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新生、毕业生体检等[1],是为高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服务的卫生机构,同时开始尝试承接周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等职能[2]。面对高校师生对于医疗设备、医疗条件的需求增长,非医学类高校医院在管理模式、规模和职能方面方面的短板越来越明显,今年疫情期间,非医学类高校在布控、防控中经历了很大的考验,也对于以后校园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探讨非医学类高校医院的发展,对于推进高校的师生健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管理模式

  在2018年9月-2019年6月,校医院调查团队经过对山东省内外部分非医学类高校的调查了解,发现非医学类高校对其医院的管理模式有以下三种:

  1.1作为学校直属单位独立设置

  校医院是学校下设的承担具体工作一个独立单位,虽然归高校领导,但是一般有独立法人资格,省内有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石油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枣庄学院、淄博师专等,省外985、211大学基本是学校直属单位。

  1.2作为后勤管理的下属科室或中心

  校医院仅仅属于学校后勤处(管理中心)下的一个科级单位(中心),省内如齐鲁工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女子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鲁东大学等。1.3社会医院对校医院进行托管为了提高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服务保障能力,有些高校对校医院整体功能进行社会化改革,托管给有社会上有技术、有资质的大型医院进行经营,学校只是监管及负责学校公共卫生及健康教育如临沂大学、淄博职业学院。

  2规模及职能

  2.1规模

  非医学类高校医院,级别大都属于一级医院。开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眼科等。设有中西药房、化验室、X光室、B超室、心电图室、理疗室等辅助科室,配备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数字胃肠、DR、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及部分理疗等辅助检查治疗设备。

  2.2职能

  职能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高等学校校医院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校内部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开展校内师生的健康防疫教育;做好高校内部常见疾病的诊治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影响高校内部师生健康的有害因素实施医务监督[3]。基本的职责包括:负责高校大一新生入学的身体健康检查,定期对在校内工作的各类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对各类人员的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校内学生中身体患先天疾病的,体质羸弱的学生实施特殊医疗照顾;对因病不能坚持学习的学生,根据高校学籍管理规定,对学生休、退学提出关键性意见。对学校社区内教职工家属等人员身体危重病历实施抢救。高校校医院对于不能处理的危、重病及疑难病例,应当及时通过急救通道,尽快的转送专业性更强的医院进行诊治。高校校医院应该协助学校教务处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选修课或必修课),可以以在校内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增强大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高校医院要对学校生活区内的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做好各种常见病的诊治、控制工作。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规,做好学校社区内传染病预防和管理工作。对学校教育卫生、体育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饮食与营养卫生等实施医务监督,并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对公费医疗进行改革和管理。

  3面临问题

  3.1管理体制上问题

  非医学类高校医院,大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人事、收入分配、规章制度等仍在计划的范畴内实行,缺少自主性,调研发现,有的校医院的员工是高层次人才的家属,或者通过各种关系进来的,专业有的甚至根本对不上,另外人员老化严重[4],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5]。由于医生大部分是50、60年代出生的人员,陆续到达退休年龄,退休后空出的岗位无法补充事业编制人员,只能补充非事业编制人员,由于受工资低以及非事业编制用工编制控制严的影响,无法聘请到年轻、水平高的医务人员,影响医生队伍的数量和医疗水平[6]。这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足,严重限制了医院的发展。校医院虽然属于学校的一部分,学校也应该根据医院的专业性,给予适当的自主权让其发展,否则,在非医学类专业高校中,医院医护人员只会成为学生口中的“不会看病的医护”了。

  3.2医疗设备、经费问题

  近年来非医学类的高校,理、工、文等各学科才是重点,学校的资金多用于教学、科研、及实验室设备的购置。设备经费来到医院的可能性很小,导致检查设备严重不足和更新缓慢,设备差,检查项目的水平和医疗条件就差。同时因为投入的医疗经费严重不足,医疗收入锐减。

  3.3综合服务能力的问题

  非医学类高校医院的医护人员,医疗服务的对象是在校的青年学生,一般来讲,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一般无大病、无重病,医护人员接触的疑难杂症少,导致医护人员的水平降低,而且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分多个校区,学生多,医护人员压力大,自我提升技能的时间少,动力也小。

  4发展举措

  4.1共建医联体

  非医学类高校医院可以通过学校党办、院办,联系当地二甲以上的医院,成立医疗联合体[7],定期联系医院专家来校医院坐诊,通过外聘专家,可以使校医院的诊疗水平快速上一个台阶,另外在医院人员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在每个学期定期外派,选择部分在职员工到当地医院进行学习,提升在职员工的阅历,提升医疗水平,更好的为整个学校的教职工服务。另外也可以在业务上、人员上给予支持,检验检查互认,建立师生就医绿色通道。

  4.2补充专业技术人员

  非医学类高校医院应在做好学校内部职责事情的同时,可以向学校申请编制内的医务人员。人才是第一生产了,好的医疗技术离不开高级人才,校医院的管理者,应该在编制范围内根据实际要求选相应的人才,不应拘泥于高学历,让更适合校医院工作的人才充实到一线。

  4.3从“看病”到“教书”的转变

  非医学类高校的医护人员,应该从“被动”的给学生看病,到“主动”的给学生上课,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特别是部委属院校,按照教育部的指示精神,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不仅注重理论教学,还注重健康实践教学,如对心肺复苏课程,选课的同学必须通过心肺复苏考核。可以把“大学生健康讲座”开展到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当中,在后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类似疾病预防、流行病免疫、性心理健康、HIV的、AIDS的预防治疗方法等专题讲座[8],可以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校医院的公众号,推送一些由校医院医护人员录制的有关常见疾病治疗过程与预防手段的操作视频,让学生了解常见疾病治疗过程和预防手段,帮助学生了解校医院,认识校医院,有能力的专业医护人员,甚至可以申请校级课题,进一步深化公共卫生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4.4综合能力提升

  校医院可以互联网+实施医养结合。如西南大学医院,设立养护床位,接收学校人员入住,共设床位40余张,还将养护服务拓展到社区。增加服务社区。如驻地济南、泰安、青岛等地的学校医院,均承担社区服务功能[9]。主动引入特色项目。有的学校加强健康体检工作[10,11],有的学校引进特色医疗项目[12]。可以向校医院中拥有高级职称人员在政策和资金上倾斜,鼓励其参与从事社会或者其他高校医院各项科研活动或担当导师[13],达到资源最大化应用。非医学类高校校医院是高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期间,高校校医院制定了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落细医学观察、隔离保障及上报流程等制度;坚守防控一线,筑牢安全屏障,为复学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作者:杨霞 毕立祥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广州仁创编译专业提供医学SCI论文发表,润色协助服务。欢迎咨询合作,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如果论文成为了您职业学业晋升道路上的拦路虎,请您联系仁创编译,我们会为您提供一站式学术服务解决方案。不管您是有医学SCI论文翻译、润色,还是其他学术编译需求您都可以放心交给我们。致力于科研一站式服务,包含国内普刊中心发表服务,医学SCI论文润色、sci翻译,专利申请,专著出版挂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