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治理研究》-仁创编译转载

  • 2021.03.15
  • 公司新闻


  本文为论文分享,仁创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资讯,方便大家学些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最新sci论文修改资讯。

  摘要:通过梳理核心刚性理论缘起和脉络,从制度主义视阈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核心刚性的成因,提出了中小企业核心刚性治理机制,构建了基于技术进步与制度模式变迁的动态梯度演化模式。

  关键词:制度主义;二律背反;核心刚性治理

  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受到何种因素影响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国外学者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进行了研究。从驱动因素来看,拉坦(Ruttan,1971)〔1〕认为追求利润的原始冲动是技术进步的动力;纳尔逊(Nelson,1959)〔2〕认为发明创造受主体感知到的盈利机会的强烈驱动。从抑制机制来看,布什(Bush,1987)〔3〕等则认为对技术进步最大的抑制来源于仪式体系,即制度。而演化经济学认为,利润并未技术进步唯一驱动力,因为技术进步本身属于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受到制度、环境、文化因素的影响,即受到核心刚性制约。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影响因素,从制度主义的视阈,提出了中小企业核心刚性治理机制,探索了技术进步与制度、模式变迁的动态梯度创新演化模式。

  1二律背反: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

  1.1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理论

  核心刚性由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1992)〔4〕最早提出。核心刚性是企业由于核心能力长期积累而产生的一种难以适应变化的惰性,并对其核心能力产生侵蚀和腐化。企业的刚性行为很多,但只有因核心能力所造成的企业惰性行为才能称为核心刚性行为。基于巴顿的“核心刚性”理论,本文将这种伴随技术创新过程而出现,并对创新构成阻力、排斥力的观念和行为统称为“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现有文献大多从核心刚性评价、核心刚性源流及知识治理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核心刚性治理机制方面研究涉及不多。

  1.2二律背反: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

  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二律背反的哲学概念,这种哲学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虽各自成立,但是却相互矛盾、背驰的现象。由此,引入哲学中二律背反概念,从理论层面解释:企业同时存在的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满足二律背反〔5〕。也就是说,当把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时,定理成立;与此同时,当核心能力成为企业发展阻力时,核心能力转变为潜在劣势,转化为核心刚性时,定理也成立;因此,两者存在二律背反。二律背反现象有助于从哲学层面厘清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的关系。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刚性成因分析

  技术创新一直被“制度主义者”视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动力。技术是一个动态累积过程,对技术创新最大的抑制来自于仪式体系,或者说来自制度。只有在不扰乱已深入共同价值结构的现存仪式支配程度的情况下,新知识才能成功嵌入到制度结构中去,并只有在这样的范围内新知识才能获得制度上的自洽性。这种仪式体系既包含惯性约束、路径依赖等原有技术创新模式,也涵盖了战略规划、合作网络、商业模式、管理机制等其他因素。仪式行为体系与技术活动存在负向对立关系,尽管技术按照固有特征在发展,但仪式功能却是静态的,是抵抗并抑制创新的。而伴随着上述仪式体系的不断自我强化、固化,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随之形成。其成因如下:

  2.1自我强化与路径依赖影响

  W.BrianArthur(1994)〔6〕首先提出技术创新中的路径依赖问题,他认为,如果企业选择了特定创新模式,它将得到首次进入优势并获报酬递增效应,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正向反馈机制不断强化,并最终被路径“锁定”的风险。开始的选择行为被决策序列固化为一道优势“墙”,其曾经“成功”的创新模式被“封印”于墙内。创新的异质性和偶然性决定了不存在所谓的单一的可重复的路径可循。路径依赖反映了企业家、职能和研发团队的因循守旧,和对技术、市场机会存在认知偏差。在创业初期,中小企业因循固有路径进行技术创新无可非议。但随着时间推移,知识增长、技术垂直分离,将导致新的创新机会出现。由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惯性约束和路径依赖,其固有创新路径不但难以改变,还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得以强化,加深了核心刚性的危害。

  2.2资产专用性效应和知识转移成本阻力的影响

  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供需双方资源分布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且不会引发任何调整或转型障碍。但这是基于系列假说的理想状态。在现实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特征容易导致沉落成本产生,而企业的大部分投资都具有该类特征,导致沉落成本在大概率上难以避免。沉落成本是一类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首先,承诺的投资成本不能以出售或价格转移等方式得到完全补偿;其次权利承诺一旦被终止,根据契约精神,这类利益难以补偿。沉落成本易导致两类误区:①面对新技术收益的不确定性及沉落成本发生前存在可预期期权价值,延迟创新采用;②过于纠缠沉落成本,沉落成本阴影可能引发资源配置和要素市场扭曲。沉落成本的存在,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产生叠加效应。一方面,沉落成本降低了对原技术路线的负向投资,导致退出激励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退出壁垒与投资过度局面出现。沉落成本愈高,企业继续现有技术投资动机就愈强,则核心刚性越强。另一方面,沉落成本对技术创新构成了进入壁垒。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受技术转移成本的影响,一则难以转移,二则难以吸收消化,强化了其固守原有技术轨迹的意愿,促进了核心刚性的长期流变。

  2.3外部资源获取、学习与吸收能力不足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处于一个动态创新生态系统中,积极参与外部合作才能保持竞争力。中小企业常受到“学习近视症”的影响,倾向于维持现有状态,强调自身独特能力,易堕入“能力陷阱”。中小企业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取决于其掌握的信息,及所处创新联盟的网络效率。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源后,如何对克服固有技术路线、文化、制度和环境影响,对新技术进行整合消化、吸收集成,进而再创新显得更为关键。中小企业对新技术的整合、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不足,将无法撼动既有技术路线,不能及时改进现有技术或实现技术突破,进而阻碍创新变革的发生。所以,培养中小企业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是创新型企业必备能力,经过多次正向循环反馈,有利于形成技术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的创新发展路径。

  2.4组织网络和权益分配的影响

  在知识来源广泛分布的情境下,组织网络成为创新中心。在组织网络中,合作方异质性能带来多元视角。文献表明,在介于市场灵活性、自发性与组织权威的力量和控制力中,组织网络的影响最为显著。组织网络将市场激励机构与权力等级结构所具有的行政监督、监控能力结合,发挥协同创新作用。但Powell(2004)〔7〕等发现,虽然网络经验对获取专利有正面影响,但专利增长率却随着经验增加而下降,表明网络连通性收益在下降。然而,构建合作网络的过程是艰难和成本高昂的,一旦成立,解散网络联盟就存在抵触。随着更多组织加入,管理组织网络的成本与挑战与日俱增。此外,结束网络也存在成本。当网络中部分参与方关系变得过于紧密,且信息传播局限于小团队内部,网络可能变得具有限制性和僵化性,只在限定参与者间循环往复的信息可能导致硬化或锁闭。当网络变得硬化后,会进一步限制新成员进入。因此,网络的硬化、锁闭会引发网络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刚性。对中小企业内部而言,当成功实现技术创新时,与之匹配的权益结构随之形成。若要对已确立的创新范式进行变革,代之以新的创新范式,则会危及既得利益,且研发、管理和技术团队势必要放弃成熟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方式。这种对仪式锁闭、惯性约束的变革,除了危害既得利益,还会衍生出对员工行为惯性的辐射性影响,成为技术创新范式推行的巨大障碍。此外,一旦获得技术优势,往往会要求最大限度利用该优势,推动合作网络内各利益攸关方权益最大化,这种对核心能力的过度追求也构成了变革阻力。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治理机制

  科学治理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刚性,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把握适用性、动态性、梯度性原则,以技术创新模式、组织网络以及创新能力的三者动态匹配为目标。

  3.1从核心能力到核心刚性的演化分析

  创新蕴藏在现有的社会关系、行事逻辑以及共同认知模式中。在新的市场、技术竞争中,中小企业大多倾向于维持现有行为方式,过度迷信自身能力、因循固有模式,从而导致“核心能力”异化为了“核心刚性”。

  3.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分析

  在技术创新中,中小企业按创新动力来源分为压力驱动型、技术推动型,并呈现出动态交互、梯度演进的特征。在初创期,中小企业以跟踪学习为目标的渐进式创新为起点,完成科技成果从领先企业到中小企业的技术扩散,推动理论方法、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新工艺。在发展期,企业产品技术逐步成熟、市场定位更加精准、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制度理论认为,对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组织领域结构简单,且还未形成固定组织模式(Hinings,1996)〔8〕,因此,其技术创新更可能实现突破性变革。如华大基因,其发展轨迹契合“Followed-Integrated-meta”技术演进过程,符合“巴斯德象限”(D.E.Stokes,1997)〔9〕。在成熟期,具备后发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参与竞争,企业原有技术优势逐渐丧失,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技术进步和外部市场环境变迁的双重压力下,若中小企业能克服自身核心刚性,在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基础上,打破原有结构桎梏和文化惯性,积极进行制度改革和技术革新,参与到区域创新网络中,那么企业也可能实现突破性创新,进入蜕变期。

  3.3中小企业核心刚性治理机制构建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会形成核心刚性,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外部创新环境的动态匹配出现问题,影响创新的可持续性。而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边界,主要包括了地理空间维度、行业产业维度和创新活动维度。因此,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必须与上述三大维度实现动态匹配,即进行动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突然而至的突发事件,而是学习模仿、跟随创新、集成创新的循序渐进过程。其创新过程受到模式固化、仪式(制度)锁闭、轨迹惯性、路径依赖制约,在自主研发过程中又受到沉没成本约束,在与组织网络进行合作创新中又受到知识转移成本阻力,因此创新过程必然是动态的、梯度的、循环的,且各阶段梯度可交叉互动、循环往复。在外部环境、合作网络不畅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沿图2所示路径以及自身技术轨迹演进,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以克服核心刚性;但在外部合作情况下,其技术创新可能发生超越阶段的技术跃迁。在不同发展阶段,为克服技术创新核心刚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与技术创新能力要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模式,并遵循动态匹配、阶段适应、梯度合理、循环演进的技术演进模式。为实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治理,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梯度模型,主要具备两大特征。3.3.1动态匹配: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演进和交替推动上图展示的是不同创新能力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交替推动,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从“渐进式创新/跟随-突破式创新/集成-超越式创新/元创新”的梯度攀升过程(见图2)。中小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对创新模式要求不一样,如果超越其创新能力的发展阶段,低阶创新能力很难适应高阶的创新模式,很难保证创新成功;如果选择低于其发展阶段低阶创新模式,会造成高端创新能力和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3.3.2梯度循环:技术创新过程的动态循环和梯度推进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既是一个由技术创新均衡态迁移至另一个非均衡态的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创新模式不断循环往复、协同融合,技术创新能力不断跃迁的过程。所以,要与动态技术创新过程相匹配,须构建综合不同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协同互动的“动态循环梯度”化的创新模型,最终形成以动态、循环、梯度为特征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治理新机制。按照“动态循环梯度”创新模型,推动企业构建利益攸关、优势互补、梯度推进、动态循环的技术创新机制。

  4余论

  本文针对技术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核心刚性治理问题,构建了一个以动态化、循环化、梯度化为主要特征的核心刚性治理模型,提出了核心刚性治理机制。当然这一技术创新核心刚性治理模式并非万用灵药,在现实当中也存在部分企业多种创新模式并存模式。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不应陷入结构主义决定论的范式中,核心刚性并非必然出现,也取决于行为者的选择和主观意图,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将行为者,特别是企业家意愿、抉择和行为考虑到核心刚性治理机制当中不失为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作者:雷磊 胡金晨 彭小宝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广州仁创编译专业提供医学SCI论文发表,润色协助服务。欢迎咨询合作,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如果论文成为了您职业学业晋升道路上的拦路虎,请您联系仁创编译,我们会为您提供一站式学术服务解决方案。不管您是有医学SCI论文翻译、润色,还是其他学术编译需求您都可以放心交给我们。致力于科研一站式服务,包含国内普刊中心发表服务,医学SCI论文润色、sci翻译润色,专利申请,专著出版挂名等等。